《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阅读为灯 普世共明

——访我校“大学生读书节”系列活动
   期次:第527期   作者:蔡雪 张艺缤 徐军洋 潘星星   查看:35   
      书籍在历史和未来间穿梭。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读书节”活动中,文化传播学院的“经典读书会”,已经办至第二季,由最初文化传播学院马春光老师带领十几位同学的举办小型交流,到与学校图管会合作,在图书馆一楼活动室扩大到全校范围的读书交流,传播甚广,收获颇丰。如果说生命是一棵向光生长的树苗,阅读经典书籍,用心体会,细嗅字里行间的蔷薇,就像是蔓延在森林里随风起舞的韵律。
      手持经典,重温书香,“经典读书会”在营造良好阅读氛围的同时,为我校各类学科的融合与交互做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萌芽阶段带来阅读星星火种
      谈及为何创办读书会,马春光笑了笑,温情地回忆道:“通过了解,我发现很多同学的知识面比较窄,阅读的广度不够,而喜欢读书的同学不知道怎么读或者读什么书。学生们都存在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所以想起了我在完成博士学位时,我的导师的上课形式。”
     借鉴了由北京大学退休返聘到山东大学的教授温儒敏教授《中国现代文论精读》时的框架,经典读书会聚集了一批爱好读书的人,开出阅读的书目,每两周集中研讨一本书。研讨时由每一位主讲人讲述自读体会,在老师和成员自由讨论后,由马春光及点评嘉宾做总结,发散思维、深化主题。阅读书籍能培养一个人的心性,塑造人内心的精神信仰,在生活中更可以沉稳,冷静。读书会的推广,让爱书之人发现更多的宝藏,阅读行为的普及,让浮躁之人享受这个世界。
      读书会的成功举办,也离不开最初主创人员的努力。其主创人员,共同讨论书里的内容、细节、写作手法、创作背景,以阅读为契机,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但又能各抒己见的诤友,让我们的校园里充满了人文素养的芬芳,在传统儒学复兴的今天,又一次做到了“君子和而不同”。主创成员毕永彬说:“能记得第一次参加读书会时的感受,我从读杂志到读经典,这样一个飞跃,以及读书会同学们广博又深入的观点,让我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就如同普罗米修斯的火种,读书会被这样带入了我们的校园,因此燃起燎原之火,让阅读生根发芽,使同学们接触到更多的文学、哲学等经典,人文情怀遍布四方。
心静如水的气质是阅读的魅力
      第二季读书会,经文化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李树秋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已经有成为学院品牌之势。随着规模的扩大,受众更广,对主讲人的要求自然也就更高。马春光要求,每本书的主讲人都要准备至少5000字的演讲稿,以便演讲的时有内容可依。读书会的形式,也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加以改善,读书会的点评嘉宾钟彦飞老师说:“读书会的形式一直在做微调,发现问题,则及时解决问题。”为的是,让同学们有所受益,对未来有所思考。
      第二季读书会的主题是“经典”阅读——培养阅读经典的氛围,以期实践我校‘文化厚校’的发展战略。如今市场化的今天,书籍的泛滥,有时候让我们迷失,作为一名学生,并不能完全自主找到真正的“好书”,但本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经典书籍不容置疑。当今的阅读,同时也陷入了“碎片化”的危机,在新媒体泛滥的“智媒”时代,阅读的同质化更加严重。而读书会的出现,就是希望是同学们在关注经典的同时,深入思考,学思融合。经典是一种文化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对其他事物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以经典作为一个延伸点,就能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其他的书籍,有一个更为客观的感官和认知。同时,经典能够沉淀一个人的内心,因为它的背后指向的是人的精神,经典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
      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说过:“经典书籍,可以作为阅读的‘压舱石’。找一个可靠的文学史,读文学史上提到的经典作品——就是书里一个个标杆。人生的时间有限,每个人能读几百本中国古代和欧洲的有定评的名著作为读书的基础,是很不错的。” 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在读书中看到“诗和远方”,在读书中发现人生的价值,更让我们细微的生活充满欢乐。点评嘉宾杨晴老师说:“阅读经典,为的是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文化学生乃至学校的文化底蕴。在厚基础上,就很容易理解其他的书籍文献。”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学会自学,而读书会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阅读书籍发现读书的方法,思考的方法以及学习的方法。
      每次读书会根据书目的类别邀请不同专业的老师参与其中,老师则充当“引路人”的角色。“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的熏陶也许并没有实际利益的回报,但它能让我们登高望远,不为生活所束缚,即使一无所有,也能安贫乐道。
启民智大爱无疆
      同学们每一次的进步,都让老师更加坚定做好读书会的决心。学校里也曾有过很多读书活动,苦于没有持之以恒的魄力,没能继续下去。对于参加读书会,除了马春光的倾力付出,还有很多点评嘉宾为此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坦然:“做读书会期间也出过问题,有过困难。但在传播人文素养和大爱面前,这些都微不足道。”
      在引导学生方面,老师们有的含蓄委婉,有的机智幽默,有的中肯深刻,有的犀利尖锐,各具特色,学生们也当然有很大提升: “在自由讨论时,像是把书籍放到了一个立体的空间。我们从各个角度找到亮点,发现问题,深度思考,解决问题。”同学们需要做的就是,以尊重每一次读书会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阅读,深入思考,学思融合,有所收获。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老师们更加注重读书会实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后会涉及相关专业书目知识的讲座、电影赏析等等,希望通过更多更好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书籍的深入阅读及思考。同时,也会加大其宣发力度,以更多样的形式展现读书会的成果,引入奖励机制,促进同学们更积极地投入到读书中去。
      钟彦飞引用《朱子读书法》,希望同学们读书时: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由粗至精是读书人应遵循的方法和规律。先粗通粗懂,然后细读精读,了解书中的奥妙。杨晴鼓励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别辜负好时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每个热爱阅读、热爱思考的学子在不断的阅读中超越自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而读书会的出现与发展,就是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引领同学们深层次的读、写、思。书海泛舟,群鱼从游,老师和同学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大雪无痕,而心灵有记忆。
     书是启民智的工具,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长久不了,一个没有文明的民族只能短暂繁荣,智慧的民族都有其精彩的历史,而我们是见证者,我们在书籍中见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503次访问,全刊已有210087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