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程山水一程人

   期次:第587期   作者:李佳   查看:108   

 一程山路通幽处,小径里,见山见水见浮生。

      我走入那条名为“平凡”的小径。

      初冬时节,凉意乍现,目光所至,路人皆是行色匆匆,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不多时,便为柏油路换上了冬装。早餐铺冒着热气,氤氲着清晨的凉意,裹挟着晨霜的清新,飘入大街小巷。奔忙的人们来不及坐下好好吃一顿早餐,胡乱打包了食物后再次淹入人潮。起晚了的学生来不及细细挑选,匆匆付了钱,啃着包子跑向学校。每到这时,那些橘黄色的身影便获得了一天中为数不多的闲暇时光。他们无一例外地有着黝黑发亮的皮肤、布满厚茧的手掌。他们在早餐铺外支起的小方桌前坐下,招呼着忙碌的老板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饭,再添两个绵软的馒头,于他们而言,这便是一顿无比奢华的饕餮盛宴。

      长了冻疮的手拿起一个馒头,冒出的热气像是化作了丝丝缕缕清香,只看着,只拿着,只轻轻地嗅上一嗅,就好像已经尝到了它的香甜。突然响起电动车的喇叭声,这是快递员与环卫工人之间特殊的打招呼方式,他们互相笑着挥了挥手,只是片刻便擦肩而过。日光洒下来时,环卫工人扶起自己的“老伙计”——大扫帚,继续做起了城市清道夫。

      在这条小径里,城市生活有条不紊便是山水,而这群人,每一次遇见,都是一次平凡的交锋。

      我走入那条名为“传承”的小径。

      活灵活现的四川皮影戏,香甜可口的嵌字豆糖,清丽秀美的湖北英山缠花……那些古老的技艺从历史中走来,有些穿过时光海来到我们面前,有些被永远淹没在洪流中。一日,我跟随博主九月的镜头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山打铁花的传承人——杨建军老师。千年来,这项危险系数较高的传统技艺从未在女子手下得以绽放,而如今,在九月的视频里,烧红了的1600℃的铁水被用力打向高空,漫天华彩,遍地生花,古人以这项浴火的浪漫祈求国泰民安,这不仅仅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更需要有克服直面烈火恐惧的勇气。

      其实,数不胜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如杨老师一样,在面对不确定的前景时坚定着自己确定的信念。“无他,唯手熟尔”,祖祖辈辈的手艺一脉相承,手艺人们前仆后继,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赓续沿袭。

      在这条小径里,中华传统文化灿烂辉煌便是山水,而这群人,每一刻坚守,都是文明的传承。

      我走入那条名为“青春”的小径。

      《给青年诗人的信》中说:“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漫长、沉重而更有意义。”如今的我们如新生之骄阳,理当无悔青春,逐梦星河。在那段以口罩示人的日子里,我曾见过社区里风雨无阻核酸采样的医务工作者,也有幸在他们旁边进行过一段时间的观摩。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永远饱含真诚与热忱,盛满了奉献社会与服务人民的激情,或是冲向一线,或是坐镇后方,或是自发地骑着小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为有需要的人家送去必需药品……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青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

      在这条小径里,河清海晏的盛世图景便是山水,而这群人,每一次奋起,都是名为“青春”的宣战。

      追寻的道路总是漫长且艰难的,有时我们并不能确切地抓住名为“希望”的美好;有时遇到尖石当道,磕磕绊绊,深一脚浅一脚;有时忽而被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分了神,一不小心走上岔路……可若要见山见水,就必定要走这千万条小径。小径本就斗折蜿蜒,在踏入小径时,我们便做好了摔跤的准备。“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如水的月光总会从林间缝隙中穿过,嶙峋的山路总是被我们踩在脚下,平坦的青石板路将由我们铺就,后来者将循着我们的足迹走向小径深处,走向更远的远方。

      “山水有相逢,来日尤可期。”每个人都是一片森林,林中曲径通幽,遍地明珠,我们一边拾取,一边遗忘,而留下的那些记忆、那些人才显得愈发弥足珍贵。行于小径里的这一程,既见山水也见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835次访问,全刊已有2095618次访问